秸秆还田一般分为秸秆直接还田、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方式。
(1)秸秆直接还田 秸秆直接还田就是将农作物秸秆通过机械方式覆盖或翻盖在土壤层下,进行保墒、腐化生肥的技术。秸秆直接还田是目前主要的利用方法,采用秸秆还田机作业,机械化程度高,秸秆处理时间短,腐烂时间长。秸秆直接还田包括高茬还田、覆盖还田、整株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机翻粉碎还田等。
①高茬还田。对于高茬复播的田地,可根据土壤墒情、配套机工具及生产条件等差异,因地制宜地采取旋耕覆盖复播、硬茬覆盖复播、人工撒籽——旋耕覆盖复播等不同的操作方法。该技术优点:种植作物比较均匀,秸秆还田时也比较均匀,能提高秸秆还田的质量和效果;稻、麦秸秆还田期间,正值农事繁忙季节,而采取留高茬技术,可简化还田程序,延长作物生长时间,减少翻耕的工序,省工节能,能提高活化劳动和能源的效益。
②覆盖还田。该方法分为2种。一种是人工覆盖还田方式。当作物生长到一定时期时(如小麦起身拔节前、玉米拔节前),在作物行间覆盖粉碎秸秆。如小麦覆盖还田是指将小麦秸秆切成6-10厘米长的小段,在夏玉米、大豆、山芋的苗期,用粉碎秸秆覆盖作物行间,一般每mu用量为200-300千克。此法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利于土壤保墒,且能使杂草减少49.99%-60%,可充分利用7-9月份高温多雨条件,促进秸秆腐解,既能供给玉米后期所需养分,又能为秋种提供肥源。第二种是留茬套种残茬覆盖方式。留茬套种是指在作物收获前15-20天将处理好的种子套种在行间,收割时留茬15-20厘米高,待夏播作物出苗后,刨茬1-2遍,根茬即可铺散于土壤表面。高留茬一般每mu可还田秸秆100-150千克。这种方式既减少了运输成本,又加快了脱粒速度,省工节能,且秸秆腐烂快,保墒保肥的效果较好,可获得较好的肥效。
③粉碎还田。平原地区可结合机械收割,尽量将秸秆切碎撒施,再翻压入土。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作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后的秸秆翻埋或整秆翻压还田。该技术包括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翻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可一次完成多道工序,便捷、快速、成本低,能及时处理大量秸秆,避免腐烂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其核心技术是采用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使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
(2)秸秆堆沤还田 堆沤还田是一种传统的积肥方式,采用催腐剂或腐秆灵对秸秆进行堆腐,制成堆肥、沤肥,将制好的肥料施入土壤。有些植物秸秆带有病菌,直接还田时会传播病害,可采取高温堆制方式,以杀灭病菌。作物秸秆要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草机切碎,一般粉碎后的秸秆长度为1-3厘米。将粉碎后的秸秆湿透水、秸秆的含水量为70%左右,然后混入适量的已腐熟的有机肥,拌均匀后堆成堆,上面用泥浆或塑料布盖严密封即可。过15天左右,堆沤过程即可结束。秸秆腐熟的标志位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腐熟堆肥可直接施入田块。但秸秆在腐熟的过程中,氮元素会有一定量的损失,并且费工、费时、占地,现在一般很少采用这种方法。此方法适合于晚稻秸、一季稻稻秸和秋玉米秸的处理。
(3)秸秆过腹还田 这是一种效益很高的秸秆利用方式。秸秆富含有机质,将秸秆作为粗饲料喂养动物,经过动物过腹消化后,排出的粪便可用于制作有机质肥料。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又可改善农田养分状况,形成秸秆在家畜和农田之间的循环利用,是一种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有效方式。